查看原文
其他

浪越大,鱼越贵,50位分析师总结出的2023「投资兵法」|智氪VIP(限时免费)

36氪 2023-02-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36氪财经 Author 郑怀舟

总结了50多位分析师的观点后,我们决定限时免费分享给大家。


文|丁卯 黄绎达编辑|郑怀舟来源|36氪财经(ID:krfinance)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A股投资者,扎心了。

这一年,美国的高通胀环境致使美联储启动频繁且快速的加息。作为全球资产定价的锚,联邦基金利率的不断上调,给权益市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国内方面,经济增长明显低于预期后,三大股指全年均呈现出跌跌不休的状态。以沪深300为例,年末以下跌1082点的大阴线收盘,全年22%的跌幅令投资者苦不堪言。

进入2023年后,似乎一切迎来了转机。

国内防疫政策的优化、地产产业链的松绑,给经济复苏带来了希望;而美国通胀的缓和以及经济衰退预期的强化,也使得加息周期大概率进入尾声,这不仅修复了市场的风险溢价,而且也吸引着外资向国内市场的回流。

在空前的机会面前,2023年注定将成为不平凡的一年。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A股市场究竟会怎么演绎?市场风格如何切换?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又该怎样搭上A股增长的快车?

36氪智氪VIP,50+专业研究员为您提供全年超过200篇文章更新,紧跟市场动态、把握边际变化,让您从宏观、行业、企业三大维度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全球资本市场,为您构建投研框架的同时,助您理解投资策略,有效提高投资胜率,一切尽在36氪智氪VIP。

|2023年是A股新一轮上涨周期的起点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主要是经历了疫情、房地产、美元周期“三座大山”的压制。
其中,疫情反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最为明显,其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对消费的压制上。不仅使得大量的消费场景受限,甚至导致部分消费场景直接消失,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生活,冲击了居民资产负债表,打击居民消费信心与消费意愿。股民们对股市的信心也因此受创,A股在去年低位震荡,时不时还要来一次3000点保卫战。
房地产则是我国经济的另一大拖累项,在政策的压制下,房地产周期被长期扭曲。当居民资产负债表因疫情受损,不同统计口径下的房地产销售在去年也均呈持续的负增长。作为旧动能的代表,房地产不仅体量暂时无可替代,而且其“周期之母”的地位,对相关的周期行业影响巨大,去年如此程度的负增长,让因疫情而蒙尘的我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再从全球视野来看纷乱的2022年,来自外部的冲击同样无法忽视,尤其是美元周期的影响。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下,美联储史上最快加息所导致的美元走强、美债利率走高,尤其是中美利差倒挂后,使得我国的汇率、股市、债市等大类资产价格均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经济数据上,我国去年Q3的GDP同比仅3.90%,Q2的GDP同比更是只有0.4%,经济虽然总体表现的很差,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基建、出口在去年保持了高景气,在出口与基建的带动下,制造业亦表现出了相当的活力。
站在2023年初来展望今年全年的宏观经济,相比于去年经济遭遇了疫情、房地产、美元周期“三座大山”的明显压制,资本市场对今年我国经济的预期非常积极。
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资本市场预期今年房地产市场将边际转好。随着信用暴雷的阶段性结束,在保项目、保主体等宽信用的措施下,预计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将得以减轻,为今年的经济复苏创造条件。在适当的政策引导下,主要通过刺激居民举债购房的意愿,来解决拉动房地产销售的问题,所以在政策面的核心关注点要放在首付比例调降、降房贷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
在去年支撑经济增长的基建在今年预计将边际转弱,今年看基建更应该关注其边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基建本身不产生现金流,不利于债务扩张闭环的实现。而且,基建由政府主导,基建融资将受到赤字率、政府杠杆率等指标的约束,账面上看虽然还有不小的空间可以利用,但在实际的债务压力面前,靠基建拉经济长期难以为继,但是在其惯性的影响下,短期依然可对经济形成一定支撑。再就是今年随着海外衰退预期的增强,作为去年经济增长核心支撑的出口,景气度将大幅下滑。
因此,根据上述判断,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的格局是:虽然出口景气度下降,基建投资在债务压力下也面临边际转弱的风险,但受益于房地产对经济负面冲击的弱化,经济增长仍有望保持一定的韧性。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经济若想在今年实现弱复苏,能发力的方向则是如何发展内循环,尤其是如何刺激消费将是关键中的关键。
去年11月以来,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尤其是对疫情管控的全面放开,表明我国经济在今年实现复苏的前提已经具备。其中,物流数据、人口流动数据均出现了触底回升,预示了经济活动开始恢复。
而且2022年经济受损后砸出的深坑,也为年内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的低基数效应。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在2023年向上修复的趋势相对确定。大类资产方面,受益于经济确定性的提升,权益市场料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货币政策方面,虽然2022年总体保持了相对宽松,但我们依然没有过分QE,相比于部分海外经济体不得不缩表的局面,今年我们继续宽货币、宽信用有足够的政策空间,为了托底经济,合理充裕的宽松是必然之选,1月的信贷开门红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观点。
通常,宽信用的年份A股表现也相对较好,所以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看好今年A股的另一大核心逻辑。
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已进入磨顶阶段,在衰退预期下,美债利率易下难上;同时得益于我国经济开始复苏,中债利率则是易上难下的格局,中美利差由此大概率收敛,汇率的压力将大幅减轻,海外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制约也将因此而解除。
站在当下,似乎我们又回到了2022年初的起点:全球经济格局又一次呈现出西方不亮东方亮,率先复苏的经济周期将再一次于我有利。在经济复苏确定性极高的背景下,大类资产配置的思路应该遵循主动抬升风险偏好,超配权益资产。
鉴于此,综合考虑了海内外的经济格局和货币政策动向,我们对今年的A股市场保有足够的信心,这与资本市场的主流观点基本趋同。

36氪智氪VIP全力打造投资者、分析师与机构的一体化社区生态,知名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定期分享市场和行业前沿观点,助力您未来的投资理财判断和资产配置方向、从容拿捏投资主线。

|A股消费板块的机会确定性最高,但需注意进场节奏

在2023年经济复苏趋势确定、流动性仍保持宽松的背景下,投资者对A今年股市场有信心,期待中的牛市也极有可能出现。然而,即使在牛市中,想要获得收益也并非易事。不少股民最惨痛的亏损可能就恰恰发生在牛市。

这其中有两方面最重要的原因:上错车、没有在对的时间上车。因此,如何把握全年的强势板块、该选择什么时机进场买入,也就成为“牛市”中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板块选择方面最重要一点是:不要试图违抗政策方向和经济趋势,要顺势而为。所以,既然今年看多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又是看消费复苏,那么消费一定是今年投资A股的主线之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复苏这条主线目前也已经成为了市场共识。市场一致预期一旦形成,就会进入“预判你的预判”模式,在急躁的A股市场,预期透支的速度非常快。此时,在选对投资方向后,入场时间的选择,与投资节奏的把控就成为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不少投资者就因为选错了入场时间,在其中栽了跟头。

但是,只要我们要能明确自己到底是在“买预期”,还是在“买基本面”,就可以在投资节奏的把控上占据主动地位,从而从关键板块推演出最合适的入场时间。

整体而言,近期市场中反弹最凶猛,讨论热烈程度最高的自然还是消费板块。但对待“广场大妈”都已经知道的消费复苏与地产复苏,我们还要更加谨慎。

据其他国家历史经验,全面放开后,疫情将对经济产生短期的脉冲式冲击,消费板块在一季度末才会正式迎来复苏,但炒作消费复苏预期的资金却已早早入场。大量搏预期资金的进场,使得消费板块已经涨幅偏高。因此,我们需要等到一季度末消费数据基本确认见底,搏预期资金兑现离场时,才我们买入“基本面”的时间点。

我们之所以担忧近期消费板块过热,主要源自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在前期新冠感染人数激增的背景下,线下消费在2023年一季度前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地铁客运量是反映线下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从国内部分城市的周度地铁客运量来看,自2022年12月第二周开始,整体的地铁客运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一直到2023年2月起,地铁客运量才有了实质性的恢复。

毫无疑问,疫情的全面放开给经济带来了一轮脉冲式冲击,居民出行频率因此大幅下降,这对线下消费造成了暴击。目前来看,疫情高峰已在年初兑现,这也意味着一季度消费仍难言复苏。在短期冲击之下,大部分消费类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还会在一季度继续恶化,而基本面的扰动很可能会给火热的二级市场带来负面冲击。

二是目前消费板块在前期的复苏预期中,已经有不小的反弹,存在一定的交易过热。

从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估值和涨跌幅数据来看,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17日,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累计涨幅约为27%,动态市盈率约为42倍,近三年估值分位数则从11月初的约20%提升至60%分位。

而与其他宽基指数相比,沪深300在同期的涨幅约为15%,科创50在同期的涨幅约为-2%,中证500在同期的涨幅则约为7%。

很明显,当全面放开后,在好预期的刺激下,近期消费板块已经显著跑赢大盘。而随着一季度消费数据,以及相关企业财务数据的走弱,消费板块受情绪性的影响,实际上面临着较大的回调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消费板块的最佳投资时间应在一季度末,此时社零等高频数据预计开始转强,同时消费股的财务状况也基本探底,随着前期博预期资金的逐渐离场,预计消费板块将会在基本面复苏的角度有所表现。

36氪智氪VIP为您构建一整套投资方法论,形成投研分析框架的同时,通过把握市场周期轮动、分析行业赛道和解读热点公司来培养您理解当下投资策略,带您穿越周期抢占轮动先机,挖掘景气投资行情。
  • 机构观点:条件已就绪,A股的吸引力开始凸显

券商和公募基金的年度预测大都与我们的观点一致,看好2023年的经济复苏,同时看多2023年的A股表现,偏乐观的分析师甚至喊出了“结构牛”。无论预期中的“结构牛”能否兑现,在海外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复苏驱动下A股投资机会都不应被忽视。而机构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他们的观点亦值得重视。

2023年,主流券商机构对A股市场均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卖方机构普遍认为目前A股处在盈利、估值和流动性的三重底部区间,在国内经济复苏确定性高,海外加息周期转向背景下,A股市场的盈利情况、风险溢价均有望迎来改善,而较低的估值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安全边际。

具体我们总结了五家主流券商对A股市场的看法:

兴业证券:随着中国经济复苏,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有望改善;同时,疫情防控政策、地缘政策等因素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将环比改善,A股有望迎来信心恢复。叠加增量资金的注入,2023年A股有望迎来“结构牛”。

中信证券:2022年以来压制A股的内外因素将迎来大缓和。全球通胀总体较2022年回落,政策预期将改善处于底部的市场风险偏好;A股估值已经处于底部,流动性拐点将打开估值修复空间;基本面在疫情和地产回复下迎来快速修复,夯实A股长期慢牛的基础。

中信建投:2023年A股市场大概率中期向好。2022年市场经历一轮熊市后,目前多数行业估值处于偏低水平;同时,2023Q2~Q3企业盈利的真实底有望出现,下半年趋势回升的概率较大。A股二次见底已经确认,正站在中期的新起点。

海通证券:从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等维度来看,A股底部已过,2023年将进入牛市初期的向上通道。

广发证券:2023年,海外陷入衰退,而中国地产和消费企稳修复的力度大概率偏弱,因此A股更多的是贴现率下行驱动的修复行情。市场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估值从悲观预期得到修复:具体表现为,风险溢价下行以及无风险利率下行。

回到买方视角,公募基金对2023年A股市场的看法也同样乐观。买方机构普遍认为:目前A股的三大底部均已出现,而年内海内外经济情况的反转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也更有利于A股市场盈利和估值水平的恢复,相对海外市场,A股的吸引力将更为明显。

具体来看:

华夏基金:2023年,A股迎来以盈利复苏为核心的结构牛市。具体而言,在企业盈利向上修复、剩余流动性平稳偏下、风险偏好持续修复的组合下,对权益市场存在明显利好,预计2023年A股预期收益在10-20%,较为乐观。

摩根士丹利华鑫:当前A股正处于估值和业绩的底部阶段,北向资金有望重启流入趋势,随着经济复苏,乐观情绪有望修复,相对于海外市场,A股吸引力将逐步体现。

平安基金:目前三大底部均已出现,A股可能处在新一轮牛市起点,未来有望迎来震荡向上周期。但考虑到经济复苏较为缓慢,整体系统性机会减少,结构性机会增多。

贝莱德:在经济复苏叠加政策放松的特殊组合下,对企业盈利恢复、股市估值修复都非常有利,同时考虑到国内偏宽的货币政策和国内外经济格局差距下外资的流入,无论是从政策、估值还是资金层面,A股均有抬升的基础,全球对中国机会的关注显著增高。

富国基金:盈利温和回升+利率低位运行对市场起到托底作用,叠加风险偏好的修复,利好2023年A股的震荡上行。

36氪旗下官方公众号

真诚推荐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智氪VI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